 |
置 頂
團隊與群體區別 團隊與群體有著相似之處,但兩者之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從英文單詞可以看到不同,一個叫“team”,一個叫"group"。兩者都是由個體組成的集體,群體的涵蓋范圍更廣,而團隊則是建立在群體基礎之上的子集。團隊是為了共同的目標而組成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中,人與人之間有明確的目標、明確的分工,為了共同的利益共享資源,優勢互補,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便于溝通協調,有著很強的執… 2020-07-22 |
|
 |
紅船精神 表述來源:2005年6月21日,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軍委主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光明日報》上刊發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系統闡述"紅船精神",認為"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他將"紅船精神"的內涵高度提煉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 2021-10-02 |
|
 |
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一星”工程是中國于20世紀50~60年代組織實施的,以研制導彈、原子彈和科學試驗衛星為主要內容的重大國防工程。
20世紀50年代中期,面對國際上嚴峻的核訛詐形勢和軍備競賽的發展趨勢,為盡快增強國防實力,保衛和平,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毅然作出發展“兩彈一星”,突破國防尖端技術的戰略決策。1964年,中國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 2021-10-02 |
|
 |
北大荒精神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這便是"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這十六個字,字字鏗鏘有力,發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創造豐碩的物質文明成果的同時,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倉的同時,更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忠誠與堅韌為后人留下了名傳千古的創業精髓。人們贊美拓荒者,歌頌拓荒牛,更頌揚在艱苦跋涉中取得輝煌業績的北大荒精神。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十萬轉業官兵在東北三江平… 2021-10-02 |
|
 |
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抗日戰爭最艱苦時期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形成的。1939~1943年,日本帝國主義集中軍事力量打擊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不僅停發了八路軍、新四軍的經費,而且對陜甘寧邊區實行重重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斷絕外界對邊區的援助,使革命軍隊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但是困難并沒有嚇倒中國共產黨人,中共 2021-10-02 |
|
 |
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紅2、紅6軍團(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25軍相繼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沖破國民黨上百萬兵力的圍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激戰臘子口,翻越終年積雪的崇山峻嶺,穿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和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等錯誤,縱橫十… 2021-10-02 |
|
 |
井岡山精神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在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地區堅持工農武裝割據斗爭中,表現出來的不畏艱難險阻,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去爭取勝利的革命精神。 2021-10-02 |
|
 |
五四精神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 2021-10-02 |
|
 |
紅軍長征與長征精神 長征是“3+1”的長征,紅一方面軍歷時一年,轉戰11個省,路程二萬五千里;紅二方面軍歷時11個月,轉戰8個省,路程二萬余里;紅四方面軍歷時19個月,轉戰4個省,路程一萬余里;紅二十五軍歷時10個月,轉戰4個省,路程近萬里。共歷時兩年,轉戰14個省,路程六萬五千里。 2021-09-17 |
|
 |
紅色教育 紅色教育是指以紅色作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征、務實的落點在于教育。呼喚有志青年憂國憂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極限、奉獻社會的崇高精神。同時,革命老區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跨越式的大發展。當年奉獻出無數紅軍戰士以致將軍和元帥的革命老區正在涌現新一代風云人物,而且還在呼喚更多各方面的緊缺人才。紅色教育將以紅土地教育下一代,以哺育人才建設紅土地,在烈士… 2021-03-31 |
|